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1225 回復:2 發表於 2020-1-14 09:31:35
累計簽到:27 天
連續簽到:1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5-11-11 01:08: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軍事] 图解《黑鹰坠落》中的各种武器(最全版)[56P] [複製鏈接]

/ ^  k( h  b# r- r# P6 L$ F& `+ @
  《Black Hawk Down》(以下简称BHD)上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由于我不喜欢看用摄像机在电影里偷拍的版本,所以三个月前才看了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战争片。由于最近经常在论坛上与其他人讨论其中的武器,特别BHD电影是以1993年10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被伏击的那次事件为背景的,而电影剧本是根据费城新闻报记者马克·鲍顿(Mark Bowden)的同名纪实文学《Black Hawk Down》改编而成。! @' h4 {4 Q/ A! a
  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BHD电影宣称比任何报道都描述更准确、更翔实,但事实上与原著粗略地对比,你就会发现“电影始终是娱乐”。其实小说改编电影时更改某些情节是很正常的,而且电影中的给视觉带来的感观刺激是看书所感觉不到的,不过BHD在细节上改编的内容多到恐怕不能像发行商所宣传的那样“可以当作纪录片”了。
% |# m, r5 ^; `9 |: M/ L% t$ Q  关于中文译名:目前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很多:《黑鹰降临》、《黑鹰计划》(事实上那次军事行为的名称是“哥特蛇计划”)、《黑鹰15小时》,但这些名称都不合主题。早期曾有一个比较文雅而且对题的译名《黑鹰折翼》,不过现在好像没人用了。我还是比较喜欢《黑鹰坠落》这个原名,因为“Black Hawk Down”本来就是当时美军士兵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报告UH-60被击落时说的原话。不过这个名字太普通,听起来没有声势,而且如果电影发行商是迷信的话,也不会喜欢这个对票房不吉利的名字。9 j' J+ e( Z2 C* ?4 r+ d
M16A2: W0 Y- K" p) v. _9 Q1 u' f9 @. C$ h
  在1993 年时的第75游骑兵团还没有换装M4A1,因此电影中的游骑兵大多数使用M16A2步枪,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使用柯尔特733型。美军装备的M16A2射击方式为单发和三发点射,电影中游骑兵和三角洲队员一样,大多数都采用单发方式射击,而不是点射或连发。在保护“超级64”坠毁现场的战斗中,三角洲队员也使用了直升机上的M16A2进行战斗,飞行员迈克·杜兰特的回忆中也有此描述。  {+ U2 H" G1 N2 E* J  j
  电影中有一幕是埃利斯曼上士用M16A2射击的镜头,这是电影中为了对比三角洲与游骑兵战技水平差异而编造的一个细节,游骑兵只能抵右肩射击,因此在利用障碍物左侧掩护射击时就出现了这种尴尬的射击姿势,而另一组镜头中三角洲队员则左右手都能射击。事实上,在美国陆军的M16手册中就提到士兵必须学会两手射击,以便在城市环境战斗中有效地利用地形及各种掩护物。
9 w5 y  a7 f* [/ M8 Y  c( A  k1 t" E* M* e5 T6 W6 x1 Q  ^
- k1 j9 q, {% g$ u! I) h  _. Y, r! u
* p8 J# o; Q6 T# x. G5 p0 Z2 s

+ a; k  J( Z% g0 b' L6 S
; N) b* C5 ^# e3 P6 U. ~+ i/ }4 ?% k

0 J- @8 r6 {8 k8 O- s* ~/ `  在下面这个镜头中,这个索马里民兵被 M16A2击中后还能拖着AK逃跑,其实在前面的情节中有一个被剪掉的镜头为此埋下了伏笔:三角洲队员贺维往弹匣里装涂有绿色标记的子弹时,舒加特说索马里人不穿防弹衣,这种弹头会直接穿过去,要几发子弹才能射杀一个目标。事实上事后就有参战美军报告M885弹的杀伤力不足,有些时候要打中4、5发子弹才能使一个敌人失去战斗能力。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
1 ?, _/ o7 J( {/ g
2 R, q* ~/ O# e* o+ ^) S) s/ a' u& Y' J
CAR-15$ o# ]: ^1 h) U% m7 ~1 Z2 D
  BHD 原著中提及三角洲队员的武器主要是CAR-15,CAR-15是民间对AR-15/M16各型卡宾枪的俗称。BHD电影中的CAR-15有两种,一种是 M727,另一种是M733。 M727是柯尔特公司为美国海军生产的M16A2卡宾枪,外形上M727和M720(即M4卡宾枪)差不多,只不过M720是单发/三发点射,而M727 是单发/连发。电影中的M727是三角洲突击队的主要武器,枪管下方挂着战术灯,提把上有AIMPOINT COMP反射式瞄准镜。另外在游骑兵中也有个别人使用M733,不过游骑兵队员的M733是没有Aimpoint Comp和战术灯的。战术灯和COMP可以说是BHD电影中区别三角洲突击队和游骑兵的方法之一。
/ X1 K  ^/ }" A  F
5 _* Q# y& Q; i" L7 a1 h+ c, v5 M* c
( ]  I# I; f. R, D% L
; |1 x8 f- j# V" N

* l* t) t& H& z$ h三角洲队员的M727大多装有战术灯和反射式瞄准镜$ ?7 M' k. f3 I& G" v# |

) e( d! Z/ X6 y% `使用M733的游骑兵军医,注意他们的M733上没有瞄准镜
3 D3 S7 u7 I) ~7 p4 I3 ~! o
* `$ j( c$ z) `- A三角洲队员的M733有反射式瞄准镜$ B, }* [% M; O" t# Y3 o5 }& i
' A1 g- K' K) O2 g) V" w" I
  电影中至少有两名三角洲队员的武器看起来很像XM177E1,但其后瞄准具却是M16A2式的,看来应该是更换了 XM177E1枪口装置的M733。由于M733的枪管短,发射药在枪管内燃烧不充分,因此枪口焰和枪口噪声比较大。而XM177E1消焰器比较长,可以让发射药燃更充分。
# ?$ o( N( Z, W/ j, |  c; s6 a% J- i" f  V4 Y' z) O

- J: p: m& N% I4 b9 d/ j$ m/ \% r5 Z! P  d
加里·戈登使用的M733安装了消声器
/ r9 W5 o' g, Z3 m5 X$ H# kM14自动步枪
. }8 O. K: X' a# O' [' L  在超级64号战斗至死的两名狙击手中,一个是用加了消声器的M733(扮演加里·戈登),另一个是用M14(扮演兰德尔·舒加特),是电影中唯一的M14步枪。有相关资料提到当年的战斗中美军使用了M21半自动狙击枪,但电影中出现的却是M14步枪。M14步枪在越南丛林中表现不佳,最终被M16A1所取代,但其射程远,精度高,到现在还是特种部队(如海豹、三角洲等)所采用的精确射击支援武器。可能因为都是近距离的交火,所以电影中没有出现狙击步枪。
, y% `' P( g1 C6 O9 b1 U5 q+ g0 x7 r* C9 N. z1 ], ?% A1 {
在这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副驾驶法兰克还在机舱里,但事实上他早已爬出来/ `, t5 q& m% y! N
! X8 D6 i$ g1 _
在这个画面比较清楚地看到这把M14是安装了快慢机而不是快慢机锁
* j/ J$ D9 J* m- F. ]1 ]& I7 e$ s. pAimpoint Comp反射式瞄准镜
* g! L' z- s1 {8 I" E6 n( J$ P  我无从查证是否当时的三角洲队员都使用Aimpoint Comp瞄准镜,但电影中却成了仅次于PRO-TEC盔以外的第二辩认标志。所有的三角洲队员的M727、M733上都有Aimpoint Comp,就连戈登的M14上也有。究竟是事实还是Aimpoint公司提供了赞助就不知道了。不过据说PRO-TEC是电影赞助商之一。舒加特和戈登在 “超级64”坠机地点的战斗简直就是为Aimpoint公司卖广告,只见他们两人一个用M733,一个用M14,都安装了Aimpoint Comp,面对涌上来的索马里人,根本不用仔细瞄准,左一枪一个,右一枪一个。说不定那些钱包里只有两、三百美元而又想给自己的长枪买个瞄准镜的老美看到这一幕时心里一定在想:哇!!Aimpoint Comp果然名不虚传,连M14那样又长又重的步枪都可以快速瞄准,我也买啦!!!( g+ Y/ k) L  x1 K9 o

% d0 y7 v$ n0 p7 S9 }5 t. u, b: [8 {% z. f) `* D9 b
1 A6 |! f! H; X
M249轻机枪
3 v1 Y. c1 P  A. G  s$ ~7 [  从电影中的“M249”的枪管上没有护热罩,并骨架型枪托,看起来很像是早期的M249。但其护木的形状并非美军装备的M249的护木,倒像是M249的原型——FN MINIMI。另外电影中还采用了一种很少见的圆形弹袋,跟以色列奈格夫机枪的弹袋很相似。$ m* Y) D- X7 H) E0 h* {1 u
% V6 q1 n/ Y) ^1 Y# G) K; m
" ?* o0 b' Z0 F4 Y! g
1 ]! @" h3 H6 Z* ]$ M3 ?
9 j! E5 D$ d& u9 ^+ W% @- P4 z

1 T$ u1 u5 ], h- h9 B- V+ x  1993年美军正在换装,大多数作战部队都换上三色沙漠迷彩了,但头盔罩布却仍然是旧式的六色沙漠迷彩,电影中把这一细节都注意到了。2 y: ?& e' Y  h  m
M60通用机枪' H* K' d* I/ R
  M60通用机枪是当时支援火力之一,原计划就是由四架黑鹰在奥林匹克酒店的四角悬降士兵布置M60和M249机枪小组以组成防御阵地。现在除少数部队仍然装备M60外,大多数的M60已经被M240系列代替了。
/ w1 @3 l* X: I. g
1 T, U' H) ^2 fM2HB重机枪
  D- b, u7 E2 r  \  M2HB 是美军车队的重要火力,士兵们称之为“50枪”,这种.50BMG口径的武器威力强大,安装在HUMMV车顶使车队能横扫一切挡道的敌人。不过由于 HUMMV的车体只是用铝合金制成,虽然结构很结实,但却没有防弹能力,因此车队在来自四面八方群众武装乱枪扫射下而伤亡惨重,而在车顶上无遮无掩的50 枪手则更惨。事后美军吸收了索马里的教训,才研制了防弹的装甲型HUMMV——M11145 c6 t% D. U( L0 b# k  q8 O" N- C; |

. _! G' V& h9 c& s3 {" [+ _" k' q$ S+ b/ N- n" w" l

; f) v# C  [$ l& g1 P& ]4 A( Q, Z) o8 U; f2 ]) A2 }  e
  g4 S' E) S# B3 d1 b$ V0 K& m
50枪手多明尼克·皮拉(Dominick Pilla)军士被一发子弹打死的一幕,- v8 ]' Y- Z1 K" ?) f( j; T' t
他是当天行动中第一名被打死的美军。- V: H" B; R, Y: S/ m! D4 V. Q

3 p  }& V3 D& u' u3 L# q有一半的索马里武装车的枪手也是用M2HB的。  w5 v% {0 ?9 ?" x9 l
M203榴弹发射器1 `4 ]1 s  [4 n+ Q6 U% m
  其实电影中的美军车队还少了一样重要的武器,在很多关于那些战斗的记载资料中(包括 BHD的原著)都有提及到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也叫榴弹机枪——像机枪一样把40mm榴弹倾泄出去。当时的美军车队多次被索马里民兵和平民组成的人堆挡在路中,就是全靠M2HB和MK19的夹击火力在人堆中撕开一个个出口才得以逃生,不至被后面紧追而来的埃迪德“正规军”撕成碎片,但如果将这种血腥场面照搬上银幕,恐怕会有损“世界警察”的光辉形象吧,估计就是出于这种原因电影中就少了MK-19这种重要的道具。
2 b5 X+ g5 Z5 Y2 v. d: X, V2 e, x/ Y' R# R8 Q# N8 _4 H& ?! P: J
拍摄花絮中,主要演员在游骑兵学校里学习武器操作程序时就有学习Mk-19,1 x  a! J* j0 n3 c  ^
但电影中还是少了这件道具。! s0 q, V5 l# u: c( o2 @( J
  电影中多处出现了M203榴弹发射器,但这种武器射击的场面并不多,最紧张的一个就是士兵尤瑞克(Yurek)与两名操纵武装车上的索马里机枪手比赛装弹速度的镜头(下图)。事实上,在原著中记载这一段的战斗过程倒是比较单调的:当尤瑞克看到两名索马里枪手用一挺用架设在地面上的重机枪封锁了整条街道,于是就以一辆大众汽车为依托,先是用自己背着的M72反坦克火箭筒射击那两名枪手,但并没有消灭他们,然后他又拿出另一支火箭筒,但发射筒变形拉不开,于是他就装了一发40mm榴弹,用M203一炮消灭了这两名索马里枪手。2 L) Y: z% m4 ^8 ]  L

0 o6 L/ \; |8 \) N; w! J尤瑞克发射M203的镜头* O( ~4 [9 D# W/ x+ l( L6 Q7 Z
M72 LAW4 s" g9 h( W$ ]# E3 K" W
  电影中也经常出现背着M72反坦克火箭筒的士兵,但发射镜头都是只有下面这一个,射中了一辆汽车。9 ^+ g  D5 B% U

! B$ q, j& B! b8 D9 V! a2 n
0 W" c+ q3 ?. h+ _
2 R  ^1 j, t$ `2 Q* S  EM9自动手枪
) H8 i: p$ S1 O# I$ u/ a; U/ t  游骑兵的手枪是M9,电影中出现的镜头不多,比较明显的两个镜头,一个HUMMV司机向车外射击,另一个是著名的“索马里长跑”中有一名士兵拿在手上跑。原著中对M9的记载也不多,但这把半自动手枪在面对从四面八方不断涌现的敌人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在护送车队的士兵在打完一个M16弹匣后,一只手在换弹匣,同时另一只手用M9手枪继续射击涌现的敌人。
4 Z# b7 u8 f* B7 M3 g* x& }- f* u/ l( m; r
3 D+ m1 g( o2 ^. u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M1911A1自动手枪
2 _" q$ C" H# u6 I  电影中三角洲队员的手枪是M1911A1,表现M1911射击的场面就比M9要深刻得多。主要是电影中的三角洲队员们用手枪也用得太历害了。虽然美军早已用M9取代M1911,但美国人对这把.45口径的手枪仍然情有独钟,M1911仍然是一些执法人员或军人的自卫首选。(片中三角洲部队的枪法实在令人惊叹,几乎弹无虚发,手枪也一样,快速射击中,三发子弹命中两个中距离运动的目标,可见真不是盖的——24小时)% r# z3 c3 W0 E

! t. b. `* }% \8 i; D8 p5 C3 d2 J5 Q1 e

7 s$ i0 [' ~; ]( e" A; k% k( m在“超级64”坠机地点的战斗中,两名三角洲队员用手枪和步枪交替射击。
  c" c& P" O* l* }图中可以看到枪管弯曲的M134 MINIGUN) @- v4 i% r" h  c: c. z) |2 ~" E

3 x& D" v& ?# r! Q6 JMP5冲锋枪
, C( n/ l1 p5 r9 x+ c  t7 F! C  原著中提及到飞行员的自卫武器是MP5K,另外还有一把手枪和一把刀,而电影中出现的都是旧式护木的MP5A3,包括救援“超级61”的MH-6飞行员和“超级64”的飞行员杜兰特。( Z6 |1 I. C  ]. |; l' A

' h0 K& R+ Y! ~( Y" q原著中提到杜兰特是靠在一棵小树上射击矮墙后的索马里人,他的MP5K曾经两次卡壳。8 M" e9 W3 }1 `
他还有一把手枪和一把小刀,但没有用上。+ ~; M! m9 {. n- G% V% {5 o) ~
M67防御型手榴弹和Mk3A2进攻型手榴弹, M) k* M* J1 n* a- f! C* U
  电影中投掷手榴弹的动作也成了三角洲队员和游骑兵战技水平的对比:游骑兵投掷两个M67都无法消灭近距离目标,而三角洲队员像个超级棒球手一样把一个M67 投进远远的窗户里。在原著中也记录了一些索马里人使用手榴弹的情节,有一些演索马里枪手的摩洛哥群众演员也在腰间别着手榴弹,但电影没有安排索马里人使用手榴弹的镜头。另外在许多三角洲队员炸毁直升机或车辆的场面中都是使用威力较大的Mk3A2进攻型手榴弹。$ x8 g% B3 s3 H5 t# d

# }" i# k% W# n3 H. P! IMk3A2和M67手榴弹,在被剪掉的冲进目标建筑镜头中还有使用震撼弹的镜头,
% R3 e* \4 V6 ?但在此画面中没有出现震撼弹" m3 A& u( T% \- s2 Z0 T, }* F( J
MP5冲锋枪. j& O1 |# V0 C% i
  原著中提及到飞行员的自卫武器是MP5K,包括求援“超级61”的MH-6飞行员和“超级64”的飞行员杜兰特,而电影中出现的都是标准长度的MP5。
" J- h! F4 Q2 B* c; j4 ?  F+ H
  A! M- i7 l; ?) k2 }# v4 ?" n) h- }, |6 T3 ]( |0 j+ m

6 d/ C" q$ R7 U3 B夜视镜3 C0 L5 K6 Y; A# t, d
  电影中出现的夜视器材主要是两种微光夜视镜,步兵使用的便携式夜视镜是AN/PVS-7,而飞行员所用的则是AN/AVS-9。& P' A& f1 Z* r9 ?* p, t) \

: }5 F1 i4 x3 v% n2 j7 x- A% [  t% C8 k
1 x3 q0 d& C; a+ k0 M$ z' i
M134 Mini-gun
' N  C2 H# c$ g! c8 I% R  Q  不管是电影还是当时的事实,“小鸟”和“黑鹰”上的M134都为地面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黑鹰”在很多电影上都出现过,而AH-6和MH-6这两种“夜间猎人”的独家装备则是第一次在电影上露面。电影中M134的火力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很多增援的索马里武装就是在半途上被M134的弹雨所截杀,大大减轻了地面美军的压力。9 K% i1 W7 V) H$ u
! w" n( p& g6 X" Q) x: ]+ S
黑鹰上的M134弹壳如雨下的画面令观众印象深刻8 Y' z9 c& J$ u, y

  u4 ~& E% P* O  G装备M134和70mm火箭的AH-6是第一次在电影上出现) Y( }4 P) T3 f8 d! y' |
AK系列
* ]/ Y& t- ?) u5 e  与其他战乱国家一样,AK步枪是索马里交战各方的主要武器,电影中也出现了大量的AKMS,不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AKMS都是中国生产的冲压机匣型56-1式冲锋枪。中国在1970年代末曾给索马里供应苏式武器,虽然也有其他国家的AK,但剧组只采购一种产品估计是采购量太大,所以图省事吧,何况大多数观众都只知道这是一把AK而矣。由于大多数民兵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射击训练,只会拿起枪来乱扫一通,所以命中率很低,这也是为什么100多名美军士兵被成千上万人分割包围却只有19人阵亡的原因。
- \8 n' q  j& E3 Q1 }- E; F
2 o) j! j5 y- O$ IAKMS
9 j& _/ R0 Q% Y8 W- ?! ]& X! v+ G+ A6 [3 J! g) O1 ?( m  ]# {4 ~
就是这个“狙击手” 被三角洲战士 从30米开外扔的一个手雷准确的 炸死
$ V7 Y9 Q3 L8 q5 @$ k3 `3 P5 O0 ORPK1 m% m9 D8 q  j

7 j. q4 \) C5 h这个反派主角在领枪时选了一把AKS-74U,这把AKS-74U其实是用其他AK改装,+ {* k. Z0 r9 C8 `4 G+ E5 r6 n
但从机匣的铆接方式来看并不是用中国的产品改装0 t1 g6 I# w: J

' T( ~: u; d$ o7 W1 X电影中有几处出现RPK的镜头,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RPK,5 C' U4 @8 L6 H& i+ ]
从外形上看很像是北方工业出口到美国的NHM-91
( F7 _) k0 v. m+ c, kTT33手枪" }: A' Y7 J) l
  电影里出现了一把索马里人的手枪,这把手枪可能是苏制TT33或中国54式,不过原著中舒加特是被一次持续2分钟的齐射打死的。
7 u# z$ O* @, n$ q1 e8 h( A; t2 [* e6 o* ]  q6 }2 V; q" }
G3A3
6 Q8 X: I+ K, T/ B& J, A  索马里民兵武装也有使用G3A3步枪,出现的镜头不多,而且往往是一闪而过,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我没有记错,大概出现了五次。
; X7 k* d3 q- o3 m. {7 T# T5 A
. m6 c: \: K  i' \/ i1 A% A% \7 R" D4 a

5 G! B1 |# @, ^2 p, r1 ERPG-7火箭筒
6 B) T7 @3 N& c0 \+ e" ]  RPG 是“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的缩写,实际上就是火箭筒,但由于有些人直接按其意思译为“火箭推进榴弹”,有时反而令军事迷摸不着头脑。俄国制的RPG有多种型号,而电影中所指的RPG是RPG-7型,事实上这些RPG-7的仿制国很多,不一定都是俄国货。( X# Y9 O: S* i. ~" j( l* ]" q. [  w
  RPG-7是索马里武装最主要的“大杀伤力武器”,用火箭筒打直升机是阿富汗游击队对抗苏联直升机时发明的,由于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的速度慢、射程近、精度差,用来打直升机不容易,需要通过严格训练,而且火箭大仰角发射时的尾喷焰在地面反射后还会令射手及周围的人受伤(RPG-7尾喷口后20米范围内都是危险区),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或在尾喷口上焊一个角铁来折射尾喷焰。由于没有便携式防空导弹,索马里人的RPG-7是唯一能对拥有装甲防护的“黑鹰”产生威胁的“先进”武器。不过用RPG-7当防空武器的确不太好用,飞行速度慢,射击精度又低,所以当时索马里人发射了大量的火箭,在空中构成严密的火网,以至于所有的飞行员都要不断改变飞行高度和姿态,但还是有4架飞机被击中,两架坠毁,两架成功迫降。还有大量没有击中目标的火箭弹落到地面上毁坏了一些建筑,甚至造成一些索马里平民的伤亡。我还记得93年看新闻联播转播CNN的新闻画面上,黑鹰是被打中肥大的机身或尾梁中部的,而电影中的RPG-7神射手倒历害得很,都能打中窄小的尾浆,这种射击水平真是令人敬仰啊。- ~% o! N8 w# K" w7 A
2 ~. I2 y0 Z/ Y. _
RPG-7的有效射高图,可以射击990英尺(约300米)高的移动目标8 d2 N6 w$ X4 m. i" U7 ]5 Y6 G
或1650英尺(约500米)高的静止目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h* L& z2 n. ], Z
5 j' Q# R/ O8 W6 o+ v4 X8 S: C* \: I9 t/ f1 {. c

( U7 R% w" Z% PDShk重机枪8 `+ g: b8 Z2 ~, ~1 \1 s) E3 C+ y
  索马里人主要的重型武器就是这种在后面装有一挺重机枪的小型卡车,这种打了就跑的“技术装备”是在战乱的非常国家是非常流行的,电影中的卡车上的重机枪有一部分是苏制的德什卡12.7mm重机枪,另一部分则是M2,这些武装车对美军构成很大的威胁,直升机是对付它们最有效的武器。
( W0 \1 w$ f- q# Z9 p% U9 _- S9 h; k
1 k6 C3 c, e% H# }! Y5 |

/ B8 W* H: G/ Z7 j2 qMS2000求救信号灯
8 ?, {# e' |; C: i4 ?, ^  在朋友的军品店曾经玩弄过MS2000,在白天阳光普照的情况下“不小心”看到它发出的白色闪光眼睛都感到刺痛,但盖上红外滤光罩后用肉眼怎样也看不出正在闪光。难怪电影中索马里民兵拿在手上研究不出是什么,AH-6上的驾驶员通过夜视镜却能看得到闪光。
. e: N- c- ]" u+ \) o8 n
: g5 a( o( z! q  G" W. a4 a- W  M48巴基斯坦的坦克
( o+ A: a" _3 c# U1 {& J  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M48巴顿坦克的镜头出现过一次,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当第10山地师和马来西亚维和部队的装甲车解救被围困部队时却没了踪影?其实由于巴基斯坦的指挥官惧怕路上的障碍中暗藏有反坦克诡雷,因此拒绝前进,最后与美军指挥官达成协议,当部队到达K4圆环时就撤出,实际上等于还没有进入交战圈,巴基斯坦部队就临阵脱逃了。 ; y! r4 ]8 E( K1 b1 G
! u6 u6 W/ J6 Y7 Q7 ]  d
; k8 i( w) v4 j% K9 j
1 }% b2 v5 i) j
26名主要演员在游骑兵学校进行了基本的体能和战术训练,以便使他们在演戏过程中举手投足表现得像个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 c# \0 s+ f9 I0 b8 A5 `

; \/ `( L: t  y# \9 {1 i) A5 ]  Q
) I7 C/ s1 O% {4 i( \《黑鹰坠落》影片相关介绍
) E' d( Q5 D$ \& q6 d" s) D片名:Black Hawk Down
, Q; E- @  v* i, V/ u# Q9 P$ o译名:黑鹰坠落 、黑鹰计划 ! N7 k6 H1 G  d$ s% t, f
编剧:马克·鲍顿Mark Bowden
* c- a0 f. i4 o" O   肯·诺兰Ken Nolan- O1 ]6 Z; \  c' k; f
   斯蒂文·泽利安Steven Zaillian/ Y3 D0 f% v# t4 O- r1 `) i' L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 ~( x7 E  r  p
主演: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7 L) _. G) }2 E
   伊万·麦奎格Ewan McGregor
9 C# x: e0 n" @1 S9 e3 U   杰森·伊萨克斯Jason Isaacs ( R/ L4 T0 u& x! z
   汤姆·塞兹摩尔Tom Sizemore1 u2 [$ ?- N$ h# d: k
   威廉·William Fichtner
) z* M: I4 q# {2 k- F( w! o3 r   艾瑞克·巴纳Eric Bana
7 a# j6 Y  Q3 e! ?制片:杰瑞·布鲁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9 F3 G) |+ c0 E% f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 e: L8 `8 f; }0 z, S8 X
片长:144分钟/142分钟(德国)0 r1 q; ]# Y# D6 T+ ?8 w, t
级别:R级(强烈具有现实感的战争暴力场面/粗口)
- |8 a, q6 I. X: j( E; \类型:战争& I9 u( S5 ^% h, y
发行: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9 W0 O, l. ~& v! C. C
上映日期:2001年12月28日纽约/洛杉矶
. b9 T5 G) H: x# L* @: ?     2002年1月18日全美公映
+ G1 b* w$ t9 K( O8 H' W7 s官方网站:www.sony.com/blackhawkdown* C, c/ p* A, ?/ q- r9 {
IMDB评分:7.6/10 (32,488 votes)
& `3 [* k) U" K% r5 C. i  片忠实还原了1993年索马里战事。 1993年,一组受过专业训练近百人的美军突击队,在非洲执行一项人道救援任务时,因误判情报,两架黑鹰直升机被敌军击落迫降至索马里,秘密任务衍生成战争事件。
9 h, J  _: {9 D7 X  数量不到百人的美军突击队必须对抗5000名以上索马里暴民的猛烈攻击,在双方人数和火力相差50倍的紧张情势下,两方展开一场无可避免的战役。双方激战十五小时,堆积如山的弹壳洒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休的战场上,战况相当惨烈。- k3 p# }7 P- o6 b4 m8 N
  美军增员前往救援,并坚持“无论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来,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同袍”。# h8 R3 [  z) T/ v+ J
人物访谈
! d) [2 G) ]. s5 y2 g5 P
* H3 }/ M: W: w/ c7 B6 J( O6 T  u  @+ [

) ~0 r2 v: P5 p. N  r# J' `5 ~$ n8 y1 |! X' \6 s) G+ ~
5 C5 }( h9 L! s! D) G3 m9 m: y
  三位关键人物) L/ ?/ g' K$ ]! d
  导演+ c% ~* s9 x1 G$ j
  瑞德雷-斯考特
8 X3 z1 c- L9 T  ~6 c9 M  演员
! f6 U) W4 W9 |9 J7 y4 H) [# w  汤姆-塞兹莫尔
% l9 a( {  p) Z- J; _; B; B  乔什-哈纳特
6 n( r9 X; R/ f6 [$ G; V% c5 ]  乔什-哈纳特:我讨厌战争
- ?) m$ J  a  t" }( w  Q2 e  乔什-哈纳特努力要摆脱他在《珍珠港》里给人留下的“浪漫英雄”的形象,虽然他又扮演军人,但他希望在《黑鹰计划》中自己的演出会不同。尽管一连接了两部战争影片,乔什还是说他并不喜欢战争影片,至于为什么在不喜欢的情况还要接拍这部电影,乔什以T-S-艾略特的一句诗来作回答。& g% k# l& u# k& a- `
  记者:拍摄《黑鹰计划》跟你之前拍摄的《珍珠港》有什么不同?' X5 j9 u% Y$ l& d& _( L
  乔什-哈纳特:《珍珠港》里有许多的怀旧情绪,有许多感情戏,是一种史诗感觉的浪漫故事,有点像《乱世佳人》。这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一个是苹果,一个是橙子,没法拿来比较。我也没有把《珍珠港》里的经验带到这部片子里来,在《珍珠港》里我扮演一个浪漫主义的英雄,在这部电影里我只演一个处境恶劣的大兵。3 m2 B( m" C6 M+ W  i: ~9 O( l
  有的人还说:“你是不是对打仗上了瘾了?连演两部战争电影。”其实我最讨厌打仗了,但我现在对这些当兵的有了很深的理解,知道他们过着怎样一种艰苦的生活。再说这个故事也是当今最惨痛的一个战争故事,不演它的话我一辈子都会后悔。
5 f1 C" g1 K$ Y) A3 }$ P! y' x  记者:听说进训练营时你比别人去晚了,是吗?( |- O9 W7 W! h8 C! W
  乔什:我患了感冒,所以比别人去晚了一天,我错过了大会餐,当我进营时,看见大家都剃了一个平头,就是突击队员的那种发型。可是尽管我报到了,我还不能马上剃头,因为我要为《名利场》杂志拍封面——这一点太糟了,我可不想对着那个满脸凶相的训练官说:“哦,我不能剪我的头发,因为我要给本杂志拍封面。”结果从一开始时大家就不大喜欢我。- h6 u/ I* ^. \7 I1 q
  记者:你拖到几时剃的头?+ W- v6 [9 `$ R" x5 v8 N
  乔什:直到我们去了摩洛哥,我拍完杂志照片后他们才剃了我的头发。那个发型难看透顶,一拍完电影我就想立刻把头剃光,光头都好看点。头上顶着一撮头发实在是难看,但我看好像所有的突击队员都不愿剃掉他们的这一撮头发,所以在他们中间时我并不觉得那发型奇怪。
0 |3 z" }; L) q; y4 ]6 z' Z  记者:在摩洛哥拍摄时的情况怎么样?0 ?' d0 e. S; K$ M$ ?0 I
  乔什:可以说是很激烈紧凑,拍摄时我们浑身都被汗湿透了,然后化妆师会先把我们的汗弄干,然后又在我们身上弄出假的汗,因为他要保持我们在几个镜头中的样子都一样————要让我们身上的汗在同一个位置。
( P. S  b9 `( ?8 h2 u7 B5 V  记者:为什么大家会想看《黑鹰计划》呢?
4 d4 m' s4 ^7 ^# M2 [" Q  乔什:这是一个惨烈的故事,在当前看起来特别有意义,它让我们关注某些我们一直忽略的东西。这个故事1993年时曾上过银幕,此后再也没人关心了,而我们真的很应该充分了解这个世界上到底在发生什么事。这是一种再教育,不仅对某个人,对整个国家,整个世界都很有必要,就像T-S-艾略特所说的: “我们的愚昧无知会把我们推向灭亡。”我们再也不能对世界茫然无知了。(编译/李小玩), S0 z: Q7 ~  ]7 J4 K( a. J
  瑞德雷-斯考特:我要求真实" Z8 L! G1 {; R& D8 F; M. B
  在《外星人》(Alien)中将宇宙生物拍得令人毛发倒竖,在《Blade Runner》中让全世界的人重新审视哈里森·福特的正面形象,在《末路狂花》中重塑男女平等主义的概念。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导演瑞德雷-斯考特在影迷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有人说,2001年的《角斗士》之所以获得了最佳新片却丢掉了最佳导演,完全是评委丧尽天良。借着《黑鹰计划》票房告捷的机会,我们采访了这位大导演。
3 K% P) ]3 `5 ^+ r  记者:《黑鹰》是不是过于现实主义了?
3 {6 W: W. s+ x  m) M  瑞德雷-斯考特:不是过于现实,而是恰如其分,达到了我自己的要求。我是个拍电影的,不是拍纪录片的,我知道这一点,但又遗憾主流电影艺术有时不能明晰地剖析事件。在《黑鹰事件》中我试图打破这种界限,为观众全方位地解剖一场战争,提供整件事的透视图。所以在现在的阿富汗前线,军官们把这部电影当作训练士兵实战的教材,他们说我提供的战争元素太真实了。1 i" j% X( _% d$ g: r+ Q& ~; J
  记者:你怎么能拍得这么真实呢?
# S1 @+ _" p0 W3 b+ w  斯考特:我有好几个助手,包括李-冯-阿斯达尔和科尔,还有天天陪着我的汤姆-马修斯,他们都是参加过区域实战的专家。在拍摄现场,他们帮我确认每一个镜头的武器装备都是对的,比如什么时候该用苏联的武器等等。  l+ Q& a7 y2 N; S6 h2 H
  记者:那些拍电影的武器你是从哪儿找来的?
/ B& d0 T% A8 X  斯考特:我的军械师什么武器都有,从罗马的剑、斧、盾牌一直到现在用的AK—47。, F" Y5 H& \; ]0 z
  记者:拍摄现场有那么多爆炸和枪战镜头,有没有演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 f. z) \# \% ^  斯考特:居然没有,居然什么事都没发生,连我都觉得不敢相信。但其实这是我们准备功夫做得足,在片场,我们所做的一切拍摄活动都是围绕着“安全”这两个字进行的,只要我发现一个地方不妥,我就立刻叫停,找来所有的工作人员找出更好的方法。1 b6 a# W5 K/ @: t
  记者:《黑鹰》为什么选在圣诞节上映?
9 n+ W& ^. ~' T" H- z; C& @) ~" y  斯考特:本来我打算在今年3月上映,因为3月适合上一些有深度的影片。但去年圣诞节又不同,去年的圣诞节是美国人自从二战以后最关心战争的圣诞节,阿富汗战争也还在进行,所以这个时候放《黑鹰》应该是个好时机。
; X3 J# O# H; S1 V! S  记者:你认为那些有亲人在阿富汗打仗的美国士兵的家属们看了《黑鹰》这种反映美军在索马里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的战争片心里会舒服吗?
4 t9 T; F1 O' B4 P/ f0 E  斯考特:肯定会。因为家属们看了《黑鹰》之后会知道自己的亲人正在前线干什么,他们会感骄傲。
9 i! g( |; v. g# p7 b! V+ N( B3 O, a& B0 ~: \3 O
  汤姆-塞兹莫尔:我总演英雄+ ], H7 ^* [/ D8 a; s/ L
  《黑鹰计划》里有位了不起的丹尼中尉(Danny McKnight),他是特种部队的灵魂人物: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却又不事张扬,扮演丹尼中尉的就是经常“出没”于战争片的汤姆-塞兹莫尔。塞兹莫尔早期曾出演奥利弗-斯通的《生于七月四日》,后来又相继在《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中亮相,《黑鹰计划》之后,他还将接拍根据史蒂芬-金原著改编的《追梦人》(Dreamcatcher)。《黑鹰计划》票房告捷后,塞兹莫尔抽空和记者谈起了他的“3C”:他的喜怒哀乐(Character)、他的愤世嫉俗 (Cynicism)还有他的国际象棋(Chess)。
7 Q- z8 o  u& K' @* W+ O5 Y& a1 G  记者:丹尼中尉总是昂首阔步,哪怕身边炸弹炸开了花。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这样吗?& M, _3 m; A: [* Y9 X5 m& y
  汤姆-塞兹莫尔:拍摄时我“昂首阔步”了几次,然后对导演瑞德雷说:“不大对劲。”但瑞德雷说:“就这样!看起来很棒!”于是我就尽量表演得真实、自然。据说丹尼中尉的原型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他来说,无论有多危险,出现在战场上、奔跑在枪林弹雨中就是最重要的事。除此之外,他的“昂首阔步”也是信心的表现————作为一军领袖,他必须头脑冷静、必须无所畏惧,否则所有的人都会慌张和畏惧。我敬重丹尼中尉,想通了这点后我接下了这个角色。
5 o& g7 C8 P* M( q  E- K  记者:丹尼中尉的原型是怎样一个人?
8 V2 k, G9 n: ^! |6 Q9 U  汤姆:长这么大,我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人。他冷静、寡言,从不说大话。他是个英雄,但他绝不会告诉你自己是英雄。他18岁入伍,执行“黑鹰计划”时35岁。他觉得如果能给老百姓自由,自己就算死了都值。他使命感很强,绝对是个得力领袖。* c( y. a2 `  M% x  b1 b+ t# X* p
  记者:演了这么多战争片,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 @! s# o: F+ E. \  汤姆:有。我演的全是英雄,他们告诉我英雄怎么想、怎么做,告诉我一旦有危难发生,你一定要挺身而出。“倒行逆施”,这就是英雄。你想想,危难关头,人人都后退,只有他们向前冲,不是和常人相悖吗?
' k& c/ c) |9 {2 I  记者:拍片空档你怎么消遣?1 H# W9 i+ m6 u9 F8 o2 U
  汤姆:我每天晚上都和伊万-麦克格雷格下国际象棋,他总共赢了我112盘,后来有天我又邀他对阵,他说:“不玩了,你太逊了。”伤我自尊了。
+ C0 l% L+ Z) _  记者:除了伤自尊,这部片子还给了你什么?
* ?% I' ^9 c+ d9 I  汤姆:我们通常会厌恶战争,这部片子会让你的厌恶减少一些。《黑鹰计划》让我明白,能让我们为之奋战的东西很多很多:尊严、正直、自由以及爱 ————战友之爱、亲人之爱以及赤子之爱。所以,尽管我曾经对战争抱着愤世嫉俗的态度,尽管这部片子将战争表现得血淋淋的,我还是受益不少。影片重现的是 1993年摩加迪沙之战,但其中事实可能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重现,无数百姓无辜丢了性命,交战双方却还在无知地开火。但愿历史别再重演。5 x+ ?* S: `( P! o' t; c8 B
影片看点8 B# q- t7 \. X, S! D) m# x# s
  ·据真实战争故事改编而成,获得美国国防部有史以来最强力支援,精彩程度可期。4 d# d% ?% \4 i& q0 `( H/ |
  ·新生代男星乔什·哈奈特继《珍珠港》后最新力作。7 D- Z5 }$ Q, C* p
  ·为强调真实感,雷德利·斯科特将乔什、伊万等一干年轻演员送到国防部接受军事训练,理着不能再短的小平头,拿着真枪实弹,融入突击部队。
1 [) {+ A- J9 [# P2 p  ·两个小时半的电影,战争场面就长达一百分钟。4 L& V# b2 Y: j. O+ k0 D# F

3 s. j# j+ ^/ @$ K/ f2 ]7 Y- T% E* }, a7 c
9 J9 n4 b" j4 m2 `
: C9 f2 V# M! V) N, K  L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元 +5 收起 理由
kkk336699 + 5 發帖辛苦,紅包送上!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贊贊(1)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本帖點贊的會員︰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累計簽到:3 天
連續簽到:3 天
沙发
發表於 2017-4-26 19:35:22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偶像^^小生一直都在關注你的原創!; E" M) T% L" u" I/ m* ?. S
小生對你之仰慕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loveliness:;P
累計簽到:2109 天
連續簽到:73 天
板凳
發表於 2020-1-14 09:31:35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感謝版主的無私分享精彩佳作

回復樓主 親!! 現在是淩晨!妳失眠啦?餓啦?通宵加班?還是想WK啦?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